气痢是指便痢赤白伴有肠鸣腹痛的痢疾。为中医病证名。《圣济总录·卷第七十七·泄痢门》“论曰气痢者,由冷气停于肠胃间,致冷热不调,脾胃不和,腹胁虚满,肠鸣腹痛。便痢赤白,名为气痢,治法宜浓肠胃,调冷热。补脾气,则痢当自愈。”
有实证和虚证之分。实证是由于湿热郁滞,气机不得宣畅所致。虚证是由于中气下陷,肠虚不固所致。
辨证要点:肠鸣、大便粘腻、腹胀、里急后重、排气多。
实证为粪便如蟹沫稠黏,有里急后重感,腹胀,大便时排气多,其气臭秽。或兼肠鸣、小便不利等。
虚证为腹胀排气时大便即随之而下。
1.中气下陷而致下痢。见《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用诃黎勒散以固肠,或用补中益气以举陷。
2.气滞而致下痢。证见下痢如蟹渤,秽臭稠黏,伴腹胀痛。治宜行气导滞消积,用流气饮子、古萸连丸、六磨汤。
3.冷气停于肠胃而致下痢者。见《圣济总录》卷七十七。证见腹胁虚满,肠鸣腹痛,便痢赤白。治宜厚肠胃,调冷热,补脾气。
4.气痢久不止伴气力困弱。可选用赤石脂散方。
1.注意食品必须新鲜,不吃变质、腐烂、过夜的食物。
2.对于具有传染性的痢疾,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控制痢疾的传播和流行;如搞好水、粪的管理,饮食管理,消灭苍蝇等。
3.在痢疾流行季节,可适当食用生蒜瓣,每次1~3瓣,每日2~3次;或将大蒜瓣放入菜食之中食用;亦可用马齿苋、绿豆适量,煎汤饮用;对防止感染有一定作用。
4.痢疾患者,须适当禁食,待病情稳定后,予清淡饮食为宜,忌食油腻荤腥之品。
上一篇:凉燥_Liang Z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