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高血压(masked hypertension,MH)是血压异常变化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表现为诊室血压<140/90 mmHg,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提示白昼平均血压≥135/85mmHg。隐匿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危险性比正常者或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高1.5-3.0倍,危险性堪与持续性高血压相比。目前人们测量血压的主要方式是诊室内随机测量方法,隐匿性高血压很容易漏诊,得不到足够重视及治疗。因此,在测量、评估血压变化及诊断高血压病时要警惕隐匿性高血压这种特殊类型高血压的存在。
1.性别和年龄
目前研究发现隐匿性高血压的发生率男性>女性,年龄与隐匿性高血压的关系目前报道还不一致,有的研究发现隐匿性高血压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然而在另一些研究中发现隐匿性高血压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
2.交感神经兴奋
目前有两项研究提示隐匿性高血压与交感神经兴
奋有关。
3.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是高血压和左室质量指数增加的一个危险因素。因此隐匿性高血压患者白天工作时血压升高往往比夜间更明显。
4.吸烟
吸烟可以升高白昼动态血压,诸多研究表明吸烟患者血压升高,且波动较大,在诸多隐匿性高血压患者中以男性、吸烟者居多。
5.饮酒
酒精的加压反应可能是引起隐匿性高血压的一个原因。研究数据表明饮酒是隐匿性高血压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且常规饮酒者
其隐匿性高血压的发生率较不饮酒者增加2.7l倍。
6.其他
隐匿性高血压的发生还与肥胖、焦虑、人际关系及工作压力等因素相关。
主要表现为诊室血压<140/90mmHg,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提示白昼平均血压≥135/85mmHg。
主要检查手段是诊室测量血压以及动态血压监测。在监测过程中以下四种情况最为常见:
1.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均正常。
2.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均高于正常。
3.诊室血压高于正常,动态血压正常。
4.诊室血压正常,动态血压高于正常。
诊断标准为诊室血压<140/90mmHg,动态血压白昼≥135/85mmHg。初步研究发现隐匿性高血压与高血压一样可以引起靶器官损害,因此要注意临床对靶器官损伤情况进行评价。
1.一般治疗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定期体检,规范测量血压,鼓励高度怀疑有隐匿性高血压者做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医生应重视将动态血压、自测血压和诊室血压的结合应用,尤其针对已经进行降压治疗的患者。同时应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过度劳累,情绪紧张等等),无论从血压控制优劣的判断还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后方面考虑都非常重要。
2.药物治疗
对于隐匿性高血压是否需要药物治疗的问题目前仍然在讨论中。已经有靶器官损害者应按原发性高血压处理原则,立即给予积极合理的个体化降压药物治疗。有文献报道并提出建议:①如果诊室血压升高,应该立即进行靶器官损害评估,如果存在靶器官损害,立即进行降压治疗;②如果无靶器官损害,进行家庭自测血压,如果结果>135/85mmHg,也应该立即治疗,如<125/76mmHg,应该继续监测;③如果在上述二者之间,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监测结果>130/80mmHg,立即治疗;④结果<130/80mmHg,继续监测。可想而知,如果不进行积极治疗,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必定会发生严重靶器官损害和心脑血管并发症。由于可以导致严重靶器官损害例如左心室肥厚、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微量蛋白尿等情况出现,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常常对隐匿性高血压进行药物治疗甚至强化药物治疗。
对于儿童和成年隐匿性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和治疗时机应该根据患者靶器官损害评估结果。体位性隐匿性高血压降压同时应加用调节神经功能药物。强调早期干预,健康生活方式和积极的药物治疗有效控制血压,可显著降低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是对于何时开始使用降压药物,选择何种降压药物治疗,是否应该遵循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原则,如何判断药物疗效,理想血压应该是多少,何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复查,以及如何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等具体治疗措施均需要深入研究后制订。
目前有关隐匿性高血压的预后并无完全定论,多提示有较差的预后。其中一项研究对隐匿性高血压患者随访10年的心血管死亡和脑卒中发生率联合终点,结果显示隐匿性高血压的相对危险性为2.13,持续性高血压的相对危险性为2.26,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别,但均显著高于白大衣型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的相对危险性仅为1.28。可见隐匿性高血压的危险性与持续性高血压的危险性无显著的统计学的差异,与正常血压者比较,在白大衣型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和持续性高血压,心血管和非心血管死亡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但不管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增高都增加死亡危险。提醒人们,应对隐匿性高血压重视,应及时就诊,根据病人的不同的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减少心血管事件与非心血管死亡事件的发生率。
隐匿性高血压的预防与持续性高血压的预防相似,主要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为主,如:控制钠盐的摄入、控制体重、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吃动平衡、戒烟戒酒等,同时应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紧张、劳累过度。除此之外,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