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是痴,不灵敏,目瞪口呆,滞是不通,遗落,呆痴不灵敏,不流通遗落在某一部位,没有表情就是呆滞,一般发生在面或其他部位反应的迟钝病症,也可称之为呆滞病。
“人以为呆滞病,不必治也”。此语出自《杂病要》。又称痴病、痴呆证。指因气郁生疾,积于胸中,久而伤胃,疾于心窍,胃气衰败所致终日默默不言语,不思不食,忽歌忽笑,忽愁忽哭,与之美食则不受,与之粪秽则无辞,有时睡数日不醒,有时坐数日不眠等神识异常之病症。最易表现症状的部位是面部,大概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抑郁性精神病。
《内经》无呆滞,无郁病名,但?内经?有关五气之郁的论述。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并有较多关于情志,情绪,情怀,情结致郁的文章论述,如《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行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灵枢.本神》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素问.本病论》说“人忧愁思虑即伤心”,“人或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也”。《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证并治》记载了属于郁证的脏燥及梅核气等多种病证,并观察到这种病证多发于女性,多发生在自幼生活安逸,没受过刺激,冲击,打击等之人。《诸病源侯论.结气侯》说“结气病者,忧思所生也,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结于内。”郁为七情致病主要原因,结合中医古经典和现代社会的认识,呆滞(痴)基本要素可归纳为如下几个字:郁、结、舒、不畅、不通。
当今呆滞(痴)发病率在逐年增多,但与其疾病比较相对单纯。
1.受压力或者受压迫较少
当今生育,相当一部分女性怀孕时很少活动,胎儿在母体内未被迫产生或接受相应的活动,在母体内已基本形成接受不了一定压力,刺激,冲击。再者现代剖腹产盛行,一个没经过子宫的剧烈收缩,产道的开阖,出生后娇生惯养,生长在温室,没有生活压力,没有受过苦难,没有受过委屈,没有经历社会历练的人,无法承受逆境,无法承受压力,久而郁之,郁则不通,不通则呆滞(痴)。
2.情志、情结失调
在正常情况下是七情,不同环境,不同形势的变幻便是七邪,如刺激过大,超过机体自身协调能力,导致情志失调,尤以忧、恼、怒最易致此病,若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气失疏泄,而致肝气郁结。气郁日久化火,则为火郁,气滞血瘀则为血郁,谋虑不遂,忧思过度,久郁伤脾,脾失健运,食滞不消而藴湿,生痰,化热等,则又可成为食滞,食郁,湿郁,痰郁,热郁。
3.体质差异
天生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地生万物,人在其中,父母禀赋不同,体质各有差异,强,壮,衰,弱,钝,迟等,还有抗、耐、接受能力不同,复而情志,情绪,情结,心结负压,导致情志,情绪,情结,心结更加失调,肝郁抑脾,饮食渐减,生化匮乏,日久必气血两虚,肝脾失调,失养或虚火暗耗营血,阴虚火旺,心病及肾,而致水火之脏阴虚。《诸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说“诸郁病也,其源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久郁之病生也”。
郁证之因主要为七情所伤,情志不遂,情绪亦乱,情结不散,郁怒伤肝,导致肝气郁结而为病,故病位主要在肝,但可累及心,肾,脾。肝喜条达而主疏泄,长期肝郁不散化,情怀不畅,情志不遂,情欲不达,情绪继乱,肝气失于疏泄,可引起五脏气血失调,肝气郁结,横逆肋胀,乘土侮火涉及其他脏器,使生化无源,运营输送失常,一虚俱虚,心神不宁,表情淡,志不全,亦是呆滞(痴)。
由于呆滞(痴)始于肝气条达,疏泄失常,故以气郁不畅为先,气郁则湿邪不化,湿郁练为疾,而致疾气互结,互结日久,累及气血而致血郁,经转化不同或热,或火,或阻,或呆,或痴,或癫,或狂等证。
病理性质初期多实,日久失治,误治,贻治,多为虚或虚实夹杂,此病以气,血,痰,火,食滞邪实为主,但病延日久则易由实转虚,或由郁化火而导致阴虚火旺,水火之脏阴虚之证,或因土伤,气血生化不足,心神失养,而导致火土两虚之证。
本病治疗得宜效果一般良好,但必须时常重视情志,情绪,情结,情欲的调理,尽量避免精神刺激,情绪冲动,情结不畅,情欲过高,防其病情反复波动,迁延难测,其重点脏器是心,肝,肾,以养心,疏肝,补肾为其治疗要点。
恐吓肾精亏型呆痴(兼肝郁气滞型癔郁病)
证候:数年前因受惊吓,精神萎靡不振,表情淡漠,面部表情呆滞,反应迟钝,不思饮食,语无伦次,声音低微,多梦,失眠,形体消瘦,头晕,步履蹒跚,曾到多家医院诊治,均以恐吓症治疗,病症尚无好转,数年之久。胸闷,憋气,很少出虚恭(出虚恭:放屁),头重脚轻,口苦唇绛,舌苔厚腻灰白,质绛,稍有恶寒,两脉沉缓。治则:补肾益精,疏肝健脾。方药:五味子、女贞子、巴戟天、炒杜仲、补骨脂、怀牛膝、柴胡、炒白芍、郁金、枳实(醋)、建曲、炒麦芽、路路通。
上一篇:畏寒_Wei Han
下一篇:着痹_Zhuo Bi